行业资讯
开启视频会议细分市场定制时代
-
最强大的技术不一定能支撑最强大的市场;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产品研发必须以需求为中心、以客户为导向,而不是一味的堆砌技术和产品成本——但是,这个简单道理,很多时候,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。视频会议市场就是这样一个领域。
美国人开创的航天飞机产品是目前人类往返太空最便捷的工作。冷战时代的另一个巨头,苏联也曾努力开发并实验同类产品。但是,随着冷战的结束,苏联和美国的航天飞机纷纷走到了生命终点。而且,现在美国航天部门不得不制定重新开发新的宇宙飞船——这类传统类型的宇航工具的计划。
对比而言,网真类型的视频会议系统,甚至高达60帧、4K分辨率的超清晰画面,的确代表了视频会议技术的最高水平。但是,这样的系统也有明显的短板:成本高昂。不仅是系统自身成本高昂,其长期使用消耗的通信带宽资源成本更高。因此,网真只能成为奢侈品,成为炫耀和摆谱充面子的工具,而不能成为真正创造社会价值的创新。
在更多的情况下,人们的沟通,无论是政府、商务还是教学,都必须以经济性为前提;以经济承受力下的可行性为前提;更要以实际创造的经济效益为目标。这就要求视频会议产品系统必须区分:奢侈性需求(如那些不讲究廉政的跨国富豪)、普通集团会议需求(如政府和国企应用)、一般企业会议应用(大多数的普通企业、教育客户)、中小企业的廉价性需求(按照就业人数算,这部分需求将是未来视频会议市场的主体之一)。
区分不同市场的需求,这是亿联进入和开拓国内市场会议市场的基本战略逻辑。作为全球前二的SIP话机提供商,亿联更为了解需求研判、市场切割的行业价值。
是因技术而有产品,还是因需求而有产品:这是两种不同的创新思维。航天飞机考虑的是技术上的最为完美,却忽视了需求自身对经济性、风险可控性的要求。网真思考了太多技术极限下的“理想主义”;却忽视了经济活动以“经济效益”为中心的价值存在;号称为中小企业准备的软件视频会议产品,看到了市场却没有实现产品自身的简单易用——包容了太多的分支功能和复杂的IT维护,产品体验与其上任、主流中小企业通信创新工具“IP电话”距离甚远……
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“产品与需求”的矛盾呢?核心原因在于,这些产品的开发都是先技术、后产品,最后才是客户的逻辑过程。这种逻辑往往难以诞生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,并造成技术和资源的浪费。
“首先要懂客户、懂需求,然后再规划产品,最后才是技术上的突破和集成——这样的产品流程,则是定制化的产品流程”,全球著名IP通信解决方案服务商亿联如此解释。定制化并不一定就要有具体的客户提出需求,而是强调产品规划的中心不是技术而是客户需求——这里的客户完全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。
国内视频会议行业已经成熟这么多年,但是在很多细分应用领域依然渗透甚微。根本原因是什么呢?就是因为没有实现定制化的产品设计和研发。传统的视频会议产品只有一个设计思路:集团化应用模式。因为视频会议是从政府市场、大型跨国企业市场集团化应用的需求而演化发展出来的一个产业。
但是,当视频会议行业开始关注大型企业和政府之外的市场,开始瞄准中小企业、基层教育、最基层的政府机构的时候,在实现从大型会议中心,走向小型会议室和桌面应用的时候,就必须去“发现更多不一样的”应用需求。
中小企业的视频会议的需求特点是什么呢?易用、低维护、与传统IP电话在应用模式上具有一贯性、以及低成本。这些要求就是亿联开发VC系列中小企业专用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设计框架。在这些需求研判之后,才是如何选择麦克风设计、如何进行MCU产品设计、采用何种标准体系等具体的技术问题。
“产品实现和需求实现”的统一,是亿联VC系列视频会议产品最大的特点。比如,在易用和低维护性上,亿联首次在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中采用高清语音360度麦克风拾音、 18倍光学变焦PTZ摄像头,两项崭新技术,实现产品应用的简便性。
应用习惯连续和充分考虑中小企业内部的“IT资源瓶颈”,是亿联VC产品设计的核心出发点之一。使用习惯越是较少改变,越有利于客户最快时间形成新系统的有效利用,越是能降低新系统对客户的日常运营负面影响。这方面,VC产品选择拨号智能匹配,更高效地建立通话、兼容传统IP电话系统、新系统配置几乎“零施工和重新布线”,充分利用办公室既有IT资源的系统解决方案,实现产品的高度易用性。
客户不一样、需求就不会一样。价值点不同,产品亦不会相同。虽然任何视频会议系统背后都是现代通信技术、it技术、多媒体技术的集成,但是前台、消费者和客户看到,用到的产品却应“各得所需”,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不断堆砌。
-
- 上一篇:经济实用 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现
- 下一篇:互联网+”:视频会议要加出“软实力”